九月金秋,时逢佳节。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上海交大-巴黎九大EDBA高级工商管理博士项目迎来了毕业论文答辩。三年寒窗苦读,无数次把灯思考,今天终于得以有机会换来收获。此次参加答辩的学员共11人,全部顺利通过!其中,高分优秀通过答辩的学员就有4人,我们衷心为他们感到高兴!
2014年9月2日-6日,上海交大-巴黎九大EDBA项目毕业答辩在上海交通大学新上院如期圆满举行,本次答辩获得了法方、中方教授们和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作为上海交大-巴黎九大EDBA项目中方学术主任,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陈继祥教授全程参与了此次答辩。在他眼中EDBA的学员都是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但有很高的专业水平,而且也是学习上的优秀者。此次参加巴黎九大EDBA毕业答辩的学员们,以严谨的研究态度完成了高水平的论文,其研究领域对于各自的学业、事业以及社会都具有实际意义。
巴黎九大Jean Pierre Segal教授,通过这次毕业答辩对中国学员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极为肯定,并大为赞赏了他们的学习态度。Segal教授还表示,他对如何借鉴和改变西方的经验以运用于中国的实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很感兴趣。他还提出,愿意与学员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将自身的理论与学员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
巴黎九大EDBA项目的联合主任Pierre Romelaer教授,首先表达了对学员的欣赏,他对中国学员的论文质量整体感到十分满意,。Romelaer教授认为,学员的选题都具有实际意义,有些学员的研究课题也是一些国际组织所感兴趣的,他愿意搭桥引线,为学员和相关国际学术组织取得联系。
另外,参与答辩的Anthony Hussenot、Bernard Fernandez、顾庆良、石金涛、陈忠以及来自台湾的李文亮和曾光华等教授,他们也大为赞赏中国学员的能力和学术水平,并表示对此次答辩会的组织和安排相当满意。教授们给予学员高度评价的同时,也寄予了深切期望:毕业答辩只是EDBA学员一段历程的结束,另一端历程- -国际化的学术之路,正在等待他们去探索、去实践。
EDBA学员在三年的求学生涯中,孜孜以求,认真努力,克服工作上的忙碌,为撰写论文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文献。任何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取得的,三年的时间里,学员们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来上海上课、去巴黎九大本校上课、去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地名校学习参访、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去国内多地参加论文工作坊和研讨会。
从定题开始,学员们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对论文进行不断的修改、再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们不断进步,对自己的研究层层深入。成功和汗水是并行不悖的,学员们能够取得今天的骄人成绩,和每一次预答辩后的论文修改分不开、和每一次导师们的悉心指导分不开、和无数次的论文工作坊分不开、和无数次的答辩前排练分不开、更和自己的决心和毅力、辛勤和汗水分不开。
作为此次上海交大-巴黎九大EDBA毕业答辩的主角,参加答辩的学员感慨良多。一位学员说,参加巴黎九大EDBA学习虽然辛苦,但却值得,收获很多。项目前期的上课、论文研究过程中的辛苦不言而喻,要平衡好工作、生活、学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三年的学习历程十分令人难忘,同学情,师生谊,学习的乐趣……点点滴滴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既然已下定决心投入到上海交大-巴黎九大EDBA这个项目,就要全力以赴。
也有学员说,长达两个小时的答辩是体力也是脑力的考验,来自教授们的提问和建议虽然使自己在整个答辩现场较为紧张,但这正体现了巴黎九大和上海交大严谨的校风和学风,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中方教授、法方教授科学的治学态度和研究态度。经过这次答辩获得了很多,但同时也意识到学习之路、学术之路永无止境,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有的学员开玩笑说:巴黎九大EDBA项目让我与我的朋友有所不同。我掌握了更多的管理学、金融学以及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知识。的确,学员们通过EDBA项目的学习受益匪浅,他们攀登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峰,领略了不同的风景,相信他们会在自己的管理梦想和事业道路上越走越远。
无论中方,还是法方教授均在这三年学习过程中,给予学员们巨大的帮助。教授们对论文进行评审、提出珍贵的指导意见,并在每次论文工作坊对每位学员进行辅导。这使得学员们既能在论文方向上整体把握、同时又能在细节上予以修正。特别是正式答辩前,教授们一遍又一遍的指导和培训,使学员获得了莫大的鼓励。
此次答辩,我们的工作人员、口译人员和答辩秘书也都发挥了自己的光和热。工作人员井然有序的支持、口译人员精准的翻译、答辩秘书准确的记录,都为此次答辩的顺利进行贡献了力量。
我们为学员取得的佳绩而感到高兴,我们也更要感谢各位参加答辩的教授。为期5天的毕业答辩,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教授们都精神饱满,耐心听取学员答辩、提出评审意见、给出答辩结果。在此,我们特别感谢答辩主席和各位答辩评审,他们以公正、客观的态度为学员三年的求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