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展区中,数学科学院徐光利的笔记中充满各种符号;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孙梦欣的政治学笔记做得工工整整,各种重点用荧光笔标注;生命科学学院张宏思制作了一幅2开本人体生化代谢图……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不仅感叹:“原来‘学霸’是这样炼成的!”
作品展区,软件学院、计算机控制与工程学院的可对话机器人、智能小车,这些作品的制作者们自己也不曾想到,四年前满怀憧憬地进入大学,四年后这么有模有样的“高科技”产品被自己一手制作。他们也已经抱定“科研报国”的决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工智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
生命科学学院张宏思在一张2开的纸上手绘了一幅生化代谢图,讲述人体最基本的代谢过程以及过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她介绍,这是当初生物化学课程的作业,生物化学是她大学期间第一门专业必修课,刚刚接触专业知识所以做起作业来也格外认真,从构思到最后成图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她说,“这个图既考验对知识的理解,又考研审美和布局,非常有纪念意义,看见它就好像看见当初的自己。”
创意展区,各种纪念衫,毕业戒指,以及名为“曾经印象”的学生创业团队展出的作品等,汇聚在不大的展厅里,发酵着“毕业”这一主题,各种创意纪念品中的“南开”元素处处体现着“难以离开”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