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李强是该技术的研发人员之一。他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环保领域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是投放含有微生物制剂的活性污泥。“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方法存在致病菌流行和生态入侵的风险,有时不仅达不到治污效果,还可能对老百姓健康造成危害”李强说。
天津有机合成二厂长期受到污水处理的困扰。虽然是精细化工,但由于生产原料中存在高毒性物质,企业治污压力巨大,随时面临关停整改的风险。得知南开大学研发的新技术,企业迫不及待登门合作。由于废水中毒性物质含量高,许多外来微生物很难存活,因此只能选择物理蒸发或化学方法,成本高昂且治污效率较低。南开大学团队深入厂区反应釜附近,从污染土壤样本中提取出特殊菌种,培育出“超级细菌”可以高效分解有毒化学物质。
“我们建立了一个300吨级的处理系统,利用土著微生物强化水处理技术每天可以净化污水200到400吨,与以往相比大大降低了治污成本。”企业负责人说。
几年前,武清区东马房村在进行文明村建设改造中就尝试应用了土著微生物强化水处理技术。由于涉及居民用水且要避免臭气扰民,污水处理技术的安全性和封闭性要求更高。在南开大学团队的参与下,该村建设了一处位于地下的400吨级密闭污水处理系统,土著微生物技术得到成功应用。现在,东马房村家家户户通了下水管道、用上了净化后再生水,村民用水变得更方便、更节约,村里的空气也更加清新。该村还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村。
据介绍,该技术可应用于高氨氮、高盐、高COD(化学需氧量)的化工、造纸、印染、食品等多个行业的废水处理系统。目前,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未来广泛使用后,将推动天津市污水处理效率,改善区域内水体生态环境。
南开大学环境微生物与微生物催化合成研究室负责人宋存江教授说:“土著微生物,其核心是利用分子微生物生态技术对污染体系中细菌种类、菌种间关系等进行准确分析,定向培养特效菌种,可在废水、废气、废渣的高效、绿色处理方面发挥巨大效用。”